一般情況下,刮刀的使用壽命越久,價格就越貴;因此,是選擇使用更長壽命的刮刀,但成本更高;還是選擇短壽命的刮刀,但是要忍受停機換刀造成的損失,這往往是印刷或者涂布人員面臨的問題。
而白墨印刷本身,實際上比選擇什么樣的刮刀還要更為復雜一些,因此讓我們一起研究探討一下。
白墨色組刮刀選擇的影響因素
1.封墨塊
通常情況下,當操作工更換封墨塊(如圖1所示)的時候,出于安全或者方便的原因,會同步更換刮刀;即便此時比封墨塊更為昂貴的刮刀并沒有被完全磨損。
因此,尋找和刮刀使用壽命接近的封墨塊,變得非常重要。

2. 網紋輥
大多數情況下,為了操作簡單,白墨所用的刮刀,不管是刮墨刀還是封墨刀,與其他所有專色和四色色組使用的刮刀是相同的。
如圖2所示,不同線數的網紋輥表面的粗糙度是不同的,可以預見圖2左側的低線數、大載墨量網紋輥對刮刀的磨損將會更加厲害。因此,在某些情況下,可以使用兩個或者多個色組來印刷白墨,這樣就可以使用高線數、低載墨量的網紋輥(如圖2右圖所示),來減少對白墨色組刮刀的磨損。

這樣雖然延長了白墨色組刮刀的壽命;但是,這又意味著需要占用一個額外的色組,并需要準備額外的一組印版和套筒,以及需要對額外增加的色組進行清洗和更換,這些又都會產生額外的成本。
3. 白墨性能和產品不透明度要求
我們都知道,白墨的遮蓋力(一般使用不透明度來評價白墨的遮蓋力)是由油墨中的鈦白粉顏料堆積而實現的。但是,并不是所有的白墨都是一樣的,油墨中實際的鈦白粉顆粒大小可能會有所不同;但無論如何,要比專色或者其它顏色中的顏料顆粒要大。
而且,如果客戶對產品不透明度有更高要求時,白墨中的鈦白粉含量通常會更高,鈦白粉是一種堅硬的礦物質顆粒,其含量越高時,對刮刀的磨損性就越強。
由于產品不透明度的要求,白墨的涂布量會明顯高于其他顏色,一般會采用高載墨量、低線數網紋輥來傳墨,或者可以采用帶有通溝的大載墨量網紋輥。
不管是采用哪一種網紋輥,由于其網墻和通溝的尺寸,網紋輥與刮刀的接觸面較小,這意味著刮刀刀尖與網紋輥表面需要用更大的壓力,這種額外的壓力會加快刮刀的磨損。
常規的解決思路
如何解決白墨印刷這個棘手的問題,有多種答案;對于印刷現場來說,有多種常規方式的解決思路。
1. 供應商的支持
對于印刷企業要解決白墨的印刷問題,必須匯集各方專業的支持,如圖3所示,*重要的是油墨、網紋輥以及刮刀供應商,應該以一種合作的方式提供相應的咨詢服務,每一方都提供相關的專業領域細節,那么就可以得出一個綜合化的解決方案。如果有封墨塊的供應商介入,有些時候也會被證明是有用的。

在這些行業工作的大多數人,要么本身就是印刷一線出身,要么至少在印刷行業工作過一段時間;所以他們對于遇到的白墨印刷問題,都會感同身受,并富有解決問題的經驗。
2. 調整設備的狀態
讓印刷機和封閉墨腔處于一個*佳的狀態,往往可以帶來巨大的改善效果。通過封閉墨腔的保養維護,優化封閉墨腔的設置,從而盡可能地調低刮刀壓力,刮刀和封墨塊的使用壽命可以得到明顯提升。
用10~15min時間來清潔刮刀刀槽,以及用2min來輕輕地、平整地安裝刮刀,有些問題可能就會得到完美解決。在轉向更復雜的解決方案之前,這絕對是值得研究的。
3. 油墨粘度和稀釋比
印刷白墨時,維持穩定的油墨粘度以及溶劑稀釋比,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。通常情況下,當其它色組沒有出現問題,而只有白墨色組出現問題時,白墨的粘度和稀釋比往往是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。
4. 刮刀刃口形狀
大多數情況下,圓頭刮刀應用于低于600 LPI的網紋輥;從薄口刮刀或者斜口刮刀切換成圓頭刮刀(如圖4所示),可以幫助甚至消除許多白墨印刷所帶來的問題;增加薄口刮刀刃口的厚度,通常也會有所幫助。

不過需要記住,刮刀上磨損的鋼越多,造成的網紋輥磨損也越嚴重,所以要謹慎地處理好這個平衡。
5. 陶瓷涂層刮刀
陶瓷涂層刮刀的硬度通常要比標準碳鋼刮刀硬得多,但是比網紋輥表面的陶瓷層要軟得多;此外陶瓷涂層中的其它成份可以幫助減少摩擦系數值(COF),以改善與網紋輥表面的摩擦狀態。如圖5所示的刮刀與網紋輥接觸面放大圖所示,圖5上圖顯示了白墨對標準碳鋼刮刀造成了嚴重磨損,圖5下圖的刮刀有一層陶瓷涂層,保護刮刀免受鈦白粉顏料的影響。

許多人會選擇使用陶瓷涂層刮刀來印刷白墨,以解決刮刀磨損過快、白墨印刷質量問題,以及減少換刀導致的印刷機停機等相關問題。陶瓷涂層刮刀可以大大增加刮刀的使用壽命,但還應正確安裝在封閉墨腔中,小心操作并使用正確的設置。
陶瓷刮刀的成本雖然要高得多,但是如果在適當的時候,正確地使用陶瓷刮刀,會增加你的投資回報。如果你還沒有正確使用過陶瓷刮刀,并證明其有效且符合價值,可能值得您一試。
當然,在某些情況下,也是可以使用塑料刮刀的。
案例和解決方案
了解其他人是如何通過各種方法成功解決白墨印刷難題的,這通常很有幫助。不幸的是,在印刷行業很少有機會在印刷企業之間分享此類信息。以下來自戴懷勒公司的案例研究,可以幫助進行診斷,分析并解決自己面臨的白墨印刷挑戰。
案例1:
某客戶出現了如圖6所示的白墨刮刀嚴重磨損狀況,檢查后發現,雖然新刮刀在刀架上是安裝正確的,但是刮刀被簡單地設定為*大力來壓緊。

這樣的安裝刮刀可能帶來的缺點: ? 用非常貴的刮刀,來承受非必要的機械壓力 ? 嚴重地刮不干凈 ? 印刷效果差導致返工 ? 漏墨嚴重 ? 臟亂不堪的印刷機 ? 不斷地停機更換刮刀與封墨塊 ? 網紋輥磨損及劃傷 ? 操作人員對這樣的局面習以為常
通常操作工的理由是“機器調不了”,或者“我們一直是這樣裝的”。雖然這可能是真的,但由此而節省的時間,并不一定能在薄膜印刷過程中幫助產生預期的效果。
當我們和印刷主管一起,花了一些時間更仔細地進行調整和設置,包括刮刀的固定、墨腔的水平和刮刀壓力大小調整,目標是刮刀盡可能地安裝平整。所有設置都正確之后,不僅在薄膜上的印刷效果令人滿意,而且在刮刀磨損之前,印刷了更長的時間,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。
這意味著,稍微多花一點時間,對安裝刮刀進行調整和檢查,確保其每一次換刀、裝刀都能正確有效,這與因刮刀安裝不標準導致的額外停機相比,哪個更值得?
每天占用可能長達30min的時間去檢查刮刀狀況,以及確認刮刀安裝設置是否正確,可能會節省幾小時的返工和清潔時間;更不用說實際帶來了多少成本的節約,例如油墨的節省,更長使用時間的刮刀、封墨塊,以及網紋輥壽命獲得延長。
案例2:
一家大型印刷廠的印刷部門負責人向我們描述,他們如何使用標準碳鋼刮刀進行高遮蓋率白墨印刷,而且沒有印刷問題。
他們的解決方案是:把封閉墨腔的刮刀壓力設置低于印刷機推薦值,以及按照標準化的操作指南進行相關操作。雖然標準的操作需要額外的時間來清洗封閉墨腔、對封閉墨腔的水平進行調整,以及對封閉墨腔的軌道進行校正;這些確保了印刷質量的穩定性。此外,操作工無權隨便加大刮刀壓力,只需按照操作指南執行。
這樣做的好處: ? 沒有刮不干凈的問題 ? 非常長的網紋輥使用壽命 ? 沒有封墨塊漏墨問題 ? 印刷機很干凈 ? 刮刀壽命長,很少更換 ? 老板滿意